砥礪奮進開新局 天藍水秀繪藍圖
——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D4 標項目建設紀實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正值高溫酷暑季節,在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D4 標段建設工地,江西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建設者們在公司副總兼項目黨支部書記李世杰和項目經理張小剛的帶領下,冒酷暑戰高溫,以飽滿的干勁與熱情,搶抓有利施工時機,持續掀起施工熱潮,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
合力攻堅,破制約開好局
宜遂高速公路項目D4 標起于肖家山隧道,終點于田心右溪大橋,途經井岡山市光明鄉和遂川縣堆子前鎮,全長7.66 公里,其中路基2922.5 米,橋梁共8 座,總長3332 米。與D3 標共建肖家山隧道,折算雙洞共長1405.5 米。
2020 年6 月,江西省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標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D4 標段后,快速部署跑步進場。由于宜遂高速公路D4 標段是該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中標項目,也是宜遂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中唯一的民營企業。公司上下高度重視,把該項目作為開拓市場、樹立形象、積累經驗、錘煉隊伍,與其他國有企業在同一平臺共建品質工程的寶貴機遇。接到中標通知書后,公司立即組建精銳管理團隊入場,對標宜遂項目建設理念和目標,搭建管理體系,改進優化工程方案,截至目前,召開專家評審會10 余次,建立重大專項方案20 余套。
據了解,D4標橫跨兩縣兩鎮,所經線路地形地質復雜多變,局部溝谷地形切割嚴重,地形陡峻,整體工程橋隧比高達61.8%。“工程建設長度7.6公里,而便道長卻有33公里,多處山體支線便道幾乎就是為一兩個墩臺而建,最長可達1.5 公里,整體工程建設難度可想而知。”項目生產副經理洪森林作為先遣人員初到項目時這樣感嘆道。
重重難題面前,更顯責任擔當。D4 標張小剛管理團隊科學策劃,精心組織,加大人力和設備投入,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打開局面。肖家山隧道左洞長度1420 米,右洞長度1391 米,與相鄰標段對挖,是D4 標段關鍵控制性工程。由于肖家山隧道出口段屬于高填方地段,洞口駐地建設不易布置。經多方研究,D4標最終決定在隧道出口左側附近臨時征地用于洞口駐地建設,開挖石質邊坡并采用客土噴播進行綠化處理,逐級開挖逐級防護,保證開挖創面與自然環境一致。按照路面永臨結合的方案,將主線80 米段的臨時便道和場地,處理成為永久路面墊層。在主線兩側分設洞口功能區和中分綠化帶,使鮮花團簇的綠化帶與周邊青山綠水融為一體。同時,為提高施工現場安全水平,在施工現場設置了安全鏡、班前安全宣講臺及門禁系統,進出洞口實現全封閉管理,24小時值班,人員專用通道配置電子大屏幕管理系統,人員進出洞信息和工序施工情況實時更新。
“在施工便道的修建中,我們秉承綠色創新、降本增效發展理念,采用永臨結合管理思路,統籌利用土地資源,為當地百姓出行帶去最大的便利”。項目經理張小剛這樣富有擔當的說道。
2 號便道穿過井岡山市和遂川縣的交界,蜿蜒盤旋,與遂川江相伴而行。在2號便道建設中,D4標項目部結合地方道路規劃進行專項設計,利用老路拓寬,作為主線便道,建成后,打破了河籟村通往井岡山方向的交通瓶頸,將來可作為地方道路永久使用,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在3 號便道支線便道建設過程中,為克服地形坡度大的限制條件,同時保護周邊植被,D4標項目部采取回頭彎的方式在山溝地帶進行施工,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周邊植被,并對急彎段落進行超高加寬處理,保障了車輛安全通行。
一條條硬化便道和建設中的宜遂高速交錯于山間田野,相得益彰,同時也標志著制約著D4 標工程推進的逐一難點得以攻克。
采取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方式,D4標快速突破了瓶頸制約,打開了施工局面,推動了工程建設的全面提速。在前不久宜遂項目辦組織的評選中,D4標項目部肖家山隧道洞口和2號便道分別榮獲“最美隧道洞口”和“最美便道”稱號。
鍛造品質, 抓重點樹亮點
作為江西高速建設史上一次性投資最大、在建線路最長、施工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宜道高速公路項目高標定位,秉持“傳承紅色基因,堅持生態優先,打造美麗高速,鑄就百年品質”建設理念,堅定朝著“打造新時代美麗高速新典范”建設目標前進。D4 標項目部錨定目標,對標對表,在工程管理、施工細節上下足“繡花功夫”,抓住重點、克服難點、打造亮點,積累經驗,堅持以點帶面,強化整體推進,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形象雙提升。
堅持“ 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原則,打造了占地面積約22400m2的全封閉式智慧預制梁廠,負責本標段5座大橋(小將右溪大橋、塘子仙高架橋、河籟高架橋、田心高架橋、田心右溪大橋)630 片梁板預制。在預制區和鋼筋胎架綁扎區設置長426 米、跨度28.5米、高15 米的全封閉式鋼結構大棚,內部劃分辦公區、生活區、鋼筋及波紋管加工區、鋼筋胎架綁扎區、制梁區、存梁區、鋼筋樣品展示區、梁板耗材存放區、梁場信息化中心等各功能區域,布局科學合, 標識清晰,功能明確。
預制梁廠內所有電線全部采取地埋,通過在龍門吊軌道外設置二級配電箱,預制底座內置三級插拔箱等方式徹底改善以往工人隨意接電,場內線路雜亂的現象。梁場倉庫材料堆放實行標準化布局與超市化管理,通過建立材料上架分類堆放,采用超市化管理軟件掃碼進行出入庫登記,專人管理,專人領料,有效保證材料的有序管理,提升管理質量。此外,對每片梁板均張貼二維碼標識牌,二維碼信息錄入施工單位名稱、監理單位名稱、梁場名稱、橋梁名稱等信息,相當于給每一片T 梁都貼上了終身制的標簽,保障質量溯源和全過程可查可控。
作為D4 標品質工程建設的重點和亮點,在肖家山隧道施工中,D4標項目按照“早進洞、晚出洞”及最大限度減少洞口地貌破壞的原則,明洞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噴錨構筑法施工,加強超前地質探測與預報,加強圍巖量測,實現施工信息化,并實施掘進(鉆、爆、裝、運)、噴錨(拌、運、錨、噴)、襯砌(拌、運、灌、搗)等三條機械化作業線。推行光面爆破技術、多級超前地質預報,落實“一橋兩機六臺車”(自行式液壓仰拱棧橋、濕噴機械手、噴霧降塵機、多功能拱架臺車、多功能防水作業臺車、二襯厚度預檢臺車、無門架新型二襯臺車、二襯養護臺車、電纜溝槽臺車)機械化成套裝備, 推廣機械化作業生產線,提高機械化施工和工裝水平,以達到安全、高質量施工的目的。
河籟高架橋地形地質構造復雜,19個墩中7個墩位于山體邊坡坡面,同一斷面墩臺之間地面高差最高超26 米,且坡面排列密集, 機械設備架設困難,難以采用機械成孔施工,只能采用人工挖孔方式。為此,D4標項目部精心策劃,整體推進,施工過程中以測量為引領,嚴格按照試驗準備、三級技術交底程序標準化施工,落實“三檢”制度、質量包保責任制,運用鋼筋籠定位胎架精準定位樁位,堅 持“同一坡面上先開挖上位孔”原則,逐點錯開推進施工工作面,實現分部、分項控制樁基質量。
質量第一、安全至上。正如項目總工馮進梁說:“無質量的進度是沒有效益的進度,沒有安全的進度寧可不要。”在工程推進中, D4 標嚴格貫徹落實《江西省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風險“一圖一牌三清單”通用參考指南(試行)》,建立完善安全生產風機管控體系,編制上墻了安全生產風險“一圖一牌三清單”;強化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建設,在隧道洞口處采用人員車輛分離道路行走,人行與車行道間采用反光柵欄進行隔離并設置限速等警示標志;在作業臺架襯砌臺車前后兩側粘貼反光標志或安裝警示燈帶作為臺架下凈空輪廓,左右兩側設安全爬梯安裝防護網,頂部設有安全警示牌;采用地質調查法、TSP、地質雷達、超前水平鉆、超前炮孔等探測方法,通過對各項地質預報成果進行分析,綜合判定前方地質情況,指導現場施工。
今年4月,D4標項目部經認證機構認證考核,順利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達標考核??己私M一致認為D4 標項目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體現了“堅持創建標準、主動強化整改、積極改進落實”的要求,滿足二級達標評價標準。
安全生產永遠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年6月,D4標項目部以全國第20 個“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通過開展安全檢查、事故隱患排查自查自糾、“安全生產主題學習班”“安全宣傳咨詢日” “安全體驗館活動”“主要領導講安全”等活動,普及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參建者安全生產意識;通過舉行安全生產知識考試、防汛應急 演練等,提升參建者安全生產技能,熟悉應急處理流程,檢驗完善 應急體系,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營造安全文明施工氛圍。
黨建引領, 敢擔當勇爭先
今年上半年,一篇題為《遂川:一條高速帶來的“詩與遠方”》的文章見諸中國江西網等媒體,里面報道了河籟大橋修建完成投入使用,為生活在一河兩岸的河籟村村民出行帶來了便捷,也奏響了河籟村鄉村振興的“奮進曲”。
過去村民們依靠一座河籟大橋連接著生產生活,但年數久遠, 已經成為危橋,由于受經濟條件影響,重建計劃一直被擱淺。D4 標項目部進駐后,了解到該橋存在的問題,主動與當地主管部門聯系,積極與交通建設部門協調,在宜遂項目辦的大力支持下,出資130 余萬元,與地方地政府共同新建河籟橋。新建橋梁橋寬延伸至七米,為當地村民獻上一座放心橋、舒心橋,更助力當地脫貧致富, 物流暢通,得到地方政府、村民的充分肯定,展示了擔當有為的良好企業形象。
“干一個項目就要樹一座豐碑”。軍人出生的項目黨支部書記李世杰這樣豪情萬丈。
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D4標項目部和項目黨支部緊緊圍繞工程建設總體目標,拉高標桿、加壓奮進,積極開展學黨史、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激發參建者愛黨愛國愛熱情與激情,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除出資完成河籟危橋的拆除重建外,在工程建設中,D4標始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碧水藍天,造福當地百姓。
針對隧道施工,專門編制了《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D4 標隧道洞口臨建方案》,建立了環水保小組,內部建立“包保責任制”,運用行政和經濟手段,加強環保工作的落實;實行“環保否決制”,即施工作業活動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不得開工;嚴格落實“無條件服從制”,即無條件地接受環境保護監測單位的指導和監督,無條件遵守建設單位與環保部門簽訂的環保協議條款。施工中,采用零開挖進洞原則,遵循早進洞、晚出洞,避免對山體大挖大刷,盡量維持原有的生態地貌。
在橋梁工程施工中,在施工現場設置渣樣地質核對展列和渣樣采集柜規范現場渣樣采集;臨河鉆孔灌注樁樁基采用鋼箱收集泥漿,并用罐車運輸泥漿,防止泥漿排入河道,污染環境。
在著力推進實體工程建設的同時,D4標項目管理者還注重激勵和凝聚參建隊伍的思想和精神動力。項目經理張小剛說:“在宜遂這個大平臺上,希望全體參建成員都能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在重大工程建設過程中,鍛煉一批人,提升一批人,成就一批人。”工程推進中,D4標以“黨建+一線黨員示范崗”為抓手,切實發揮“我是黨員我帶頭”先鋒模范作用,激勵黨員在建設一線、技術攻堅、應急搶險等任務中切實發揮“主心骨”作用,以點帶面引領參建者堅韌執著、拼搏努力。仙口、羅洪口水電站泄洪之際,水位持續上漲,項目總工馮進梁作為黨員示范崗的黨員,沖鋒在前,帶領防汛小組組員堅守在防汛巡查第一線,確保了職工及沿線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D4 標項目部還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為契機,組織安排廣大黨員、職工前往井岡山博物館、烈士陵園、火炬廣場等地開展“閱讀紅色經典,獻禮建黨百年”主題黨日活動。在宜遂項目辦黨委舉辦的“紅色經典誦,頌歌獻給黨”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紅色經典朗誦比賽中,D4標項目部積極籌備、踴躍參與,選送的節目《印象 井岡山》歷經預賽、決賽層層角逐,從13 個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決賽一等獎,取得全線第一的好成績。傳承紅色基因、厚植紅色信仰,進一步統一了建設者思想、密切了建設者關系,形成上下齊心抓建設的格局。
一路風塵一路歌,建設者們風餐露宿、枕戈待旦,以自己的智慧與汗水換來了工程建設的日新月異。七月驕陽如火,建設如火如荼,D4標項目部正加大設備和人力投入,集中優勢兵力,全力以赴推進工程建設穩步向往,用心用情用力描繪著“打造美麗高速,鑄就百年品質”的藍圖!
轉自——《江西交通》